第四届学术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发布时间:2021-12-31

2021年12月13日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化学馆301

 

一、系领导致辞

化学系系主任刘磊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代表化学系欢迎大家参加有机光电子实验室年度学术会议。我们系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在努力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上有所突破。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于化学系有两个方面的重要贡献,第一点在于团结和凝聚了研究方向,在邱勇校长的带领下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发的拓展,是系里的重要支撑。第二点在于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化学系实现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有机光电子实验室在过去两次的教育部评估中均获得优秀,这离不开化学系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兄弟院校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从而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国际上有学术影响力。衷心感谢各位专家莅临现场或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指导,也期待实验室的发展越来越好!

 

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帅志刚教授:由我代表第三届学术委员会进行总结,首先祝贺有机光电子实验室的王梅祥老师和马於光老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有机光电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师云集,每一届都是在各位老师的支持下才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帅老师简要地回忆了自己在复旦以及比利时求学和研究的经历,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提供的悉心指导。也预祝实验室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在李永舫院士的带领下越办越好,发展得力于理工结合的清华特色,在工科背景和特色,让有机光电子领域方面的产业化方面做出更有特色的工作。

 

重点实验室主任段炼教授:李永舫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帅志刚教授,并介绍了各位委员。

 

第四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永舫院士: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信任!我和邱勇院士很早就非常熟悉,一直有相关的合作。我们的学术委员会的阵容非常强大,希望各位老师一起努力为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做出贡献。

 

段炼教授:目前实验室37名成员以中青年为主,2021年增加了2名杰青和1名优青。成立时的研究方向为4个,07年后微调为新的4个方面,实验室主要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2020年专家组建议实验室注重合作交流,以国家重点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凝聚方向,明晰材料和理论研究的各自定位。过去一年,在人才引进方面有张莹莹、刘凯、姜玮、马冬昕四位青年人才,张莹莹老师会有相应的学术报告。学校每年对于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较大,每年有150万元实验室重点经费,在场地方面有部分老师在生医馆工作,相关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在研究工作和成果方面,我们论文稳中有升,几个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TADF材料的开发方面,采用用多重给体和氘代材料分贝提升RISC以及C-D键提升稳定性。在窄光谱材料方面,设计了一系列MR-TADF材料。乔娟教授从键能角度系统地研究有机发光材料的本征稳定性,提出了带负电的材料会导致键能下降。王朝晖老师和姜老师发展了苝酰亚胺类材料,多维芳酰亚胺类材料,并系统探讨了其在有机光电方面的应用。在稀土功能材料方面,张洪杰老师和刘老师用稀土结合有机凝胶等开创性的工作。曲良体老师进一步发展了水汽发电器件,实现了低湿度高电压发电,双面神高效界面光热水蒸发,突破单极光热蒸馏收集效率。在理论计算方面,帅志刚提出有机半导体的电荷迁移率的统一理论描述等工作,也获得了2021年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徐江飞老师、张希老师在葫芦脲的超分子组装方面有一系列重要进展,许华平老师实现了高分子材料的三维形状光编程,王训老师聚焦纳米催化。实验室近年来开放课题增多,实验室学术论坛也进一步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柔电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今年的论坛中实验室有3名同学获得奖励。实验室方面,重点关注四个面向。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后续会进一步改善科研环境,待新楼建设后会扩大实验室面积和队伍。实验室有16位老师会参与和航院联合申请的国防类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