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概况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是跨化学、材料、信息等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及原有工作基础,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以发展有机光电子学和分子工程学为基础,发展新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为目标,通过发展有机光电子学为分子工程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通过分子工程学、纳米催化等手段赋予有机光电子学新的内涵和发展思路。
实验室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有机发光材料与显示,2、发光理论与有机合成,3、分子组装与光电功能和4、柔性电子器件与集成。这些研究方向互相交叉,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同时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代表性成果全面反映了实验室在这些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在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本实验室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以中青年为主的研究队伍;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次、国家四青人才获得者16人次。本实验室长期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注重技术成果转化,突破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OLED)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OLED产业化,建成了大陆第一条大规模OLED生产线。近来提出并发展了热活化敏化荧光(TSF)这一OLED新一代发光技术,据此开发了高性能敏化剂及与之匹配的窄光谱染料,为新一代宽色域显示奠定了基础。着重加强了有机光电子材料的理论计算与分子模拟、光电功能材料设计合成及器件研究等研究方向,设计和合成新型的超分子构筑基元,建立和发展分子自组装的方法,揭示自组装的调控机制,构筑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发展了新型的光电器件,形成了一支有国际竞争力的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发表后,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际学术媒介专门报道。帅志刚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副院长,张希、段炼、王训、曲良体等多位老师获聘国内外知名期刊主编/副主编等,主要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60余人次。本实验室共获得了国内外各种奖励和荣誉18项。